穿书后,我在军阀后院种田学习_第130章 摘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摘清 (第2/4页)

,可赵老太太却是一清二楚的。当年求娶蒋念月的时候,东平城蒋司令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蒋念月的妈三姨太掌家,三姨太娘家本来就是做生意的,手里也不差钱,所以蒋念月的嫁妆是十分的可观。

    一百二十八抬,抬抬嫁妆压弯了抬嫁妆的杆子,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年出嫁的蒋家女的嫁妆差不离都是这个规格。

    赵家当时的家产,也就是比蒋念月的嫁妆多那么一倍而已。

    后来赵老爷子死了,分了家,又搬到上海来,大房分得的家产就算可观,也是不经花的。赵永在上海生意做起来,有一部分靠的就是蒋念月的嫁妆。十年前赵永带着儿子跑货,结果死于水匪,家里生意受了冲击,又是蒋念月拿嫁妆填了窟窿,然后又拿自己的嫁妆做本金,把生意又给撑起来的。

    自古以来的规矩,女子与夫家离绝,嫁妆是要悉数带回的,如果有被夫家用了的,也是要夫家人给补齐的,那是女人自己的私产。

    可是现在赵家大房这边所有的财产总总一算,也只是能勉强将蒋念月那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勉强补齐——这补齐还得连现在住的这个宅子也给卖了。

    蒋念月嫁妆以外的压箱底的金饼可是每个箱子一块儿的。

    赵二老爷虽然不知道这个嫂子的嫁妆到底有多少,但也是依稀能想起来有好多个箱子的,足足能摆几间院子的,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