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4 (第4/4页)
,早就成亲了吧?” “孩子生了几个?” “……” 老人们争先恐后地同穆王妃打着招呼。也有人扭过头,对着那些年轻些或者新来的解释“徐大姑娘”和“赵郎君”对他们的恩情。 秦莞站在穆王妃身后,左听一耳朵,右听一耳朵,渐渐地拼凑出当年的事。 原来,穆王妃当年待字闺中的时候就常来这里,逢年过节送些米粮,闲暇时候陪老人孩子们说说话。后来和大皇子定了亲,两个人便时常一起来。 那时候城东善堂也像秦莞认为的那样破旧、可怜。大皇子看到这里的情况,又考察了城中其他善堂,提出了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建议。 于是夫妇二人便以城东善堂为试点,请人教老人们手艺,给他们介绍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只是,他们还没见到成效,就在贤妃的算计下被官家赶去了利州封地。 好在,这些年大皇子一直派人关照着,城东善堂如他们期待的那般渐渐焕发出生机。 后来陆续收留了一些流离失所的妇人、遭人遗弃的孤儿,房子越盖越多,大院也越来越热闹。 大皇子和穆王妃从来没透露过自己的身份。直到现在院里的老人们都只知道大皇子姓赵,穆王妃姓徐,出身富贵,却不知道他们“贵”到什么地步。 穆王妃不让随从帮忙,亲自给大伙分发棉衣、炭火,就像当年一样。 院中没有青壮,妇人们便擦干净手,争先恐后地接过,孩子们也抢着帮忙。穆王妃时不时叮嘱几句,态度温和亲切。 秦莞陪着她旁边,清楚地看到她脸上的笑,纯粹而满足,貌似十分享受这一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