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_分卷阅读1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3 (第4/4页)

役到魏如安家核实情况时,她早就先一步让护卫们把魏如安送了回去——不仅送了回去,还“适当地”做了点手脚。

    当衙役们推开院门,一眼便瞧见魏如安衣衫不整地趴在假山上,红着脸,披散着头发,浑身上下散着好大的酒气,还有廉价的脂粉味。

    任谁看了都会认为是花酒喝多了。

    汴京府的衙役都是宋府尹的属下,平日里没少吃宋丹青母女做的点心,虽说办事公正,心眼多多少少是偏着秦家的。

    因此,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他们乐得卖秦家一个好。

    比如,明明派个人到官家跟前禀报一声就可以,他们却愣是不嫌麻烦,一路拖着烂醉如泥的魏如安进了宫。

    大庆殿上,百官哗然,向来好脾性的官家也皱了眉头。

    一盆冷水泼下去,魏如安人是醒了,脑子却不清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撒起了酒疯——当然,这要归功于那壶加了料的酒。

    单是“殿前失仪”这一项罪名就够他丢掉功名了,没想到,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一位姓廖的谏官递上一份折子,里面痛陈了魏如安的三大罪状:一,弄虚作假。二,贿赂朝廷命官。三,欺君枉上。

    折子里言道,魏如安尚在孝期,原本没有资格应试。只因花重金买通了三位负责审核的考官,这才得以下场考试。

    而他所谓的“母亲临终写下血书”之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御史台已查明,魏母发病时只有几个邻居在场,魏如安是在她咽气后才匆匆赶回去的,左邻右舍都可以作证,根本没有血书,更没有所谓的“临终嘱托”。

    杏林宴时,魏如安为求官家赐婚,曾亲口对官家说出血书一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