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_第一百九十七章 待命射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待命射击 (第2/4页)

手里的五门佛郎机重炮射程可达五六里,但距离越远威力越弱。而且铸造年代不一,很难保证完全发挥出威力。因此他决定要把对方放近些再打。最好是火炮和“回回炮”共同开火,确保命中率。

    彭毅和一众炮手隐身在战棚下,他们与杨林一样都紧盯着后金军中的中军大旗。虽然没有千里镜,在这个距离看到的只是一个蓝色的小点儿,但他们知道那就是敌军主将的所在位置。听备御大人讲之所以现在才让他们上阵,就是为了给对方致命一击。也就是俗称的“擒贼先擒王”。

    自从獾子沟初上战阵以后,杨林对炮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现在已经初具后世炮兵的模样,一切动作和口令都极为规范和正规。

    此时炮手们不畏寒冷,上身挺直单膝跪地,目光炯炯紧盯着缓缓压来的敌军。这是炮兵的基本功之一,时刻不能放松对敌军的观察,避免打起来后措手不及。同时估算距离、风速、装药量等数据。

    他们都穿着棉衣,戴着棉帽和手套。膝盖处有又厚又暖的皮护膝。为了在战斗中听清命令,他们的棉帽护耳都没有放下。其中许多人是后加入炮兵的,现在面临实战免不了紧张。可日常严格训练形成的习惯掩饰住了他们的神情,看不出有丝毫异样。

    只见最前面的四位炮手一手轻抚炮身一手垂于身侧,随时准备执行上官的命令。后几位炮手除了负责警戒之人,也是同样姿态。只是位置不同看的角度也不同,这也弥补了炮组成员之间视野的盲区。

    与其他地方激烈战斗相比,战棚里静的都能听到炮手心脏跳动的声音。地平线上的那个蓝点越来越大,炮手们的呼吸也越发急促起来。他们知道若是不能在第一轮炮击中命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