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准备比试 (第1/6页)
来叆阳城的第二天,杨林便将募兵的告示贴了出去。同时给官兵们放了一天假,让他们恢复精力并上街转转。严令他们必须严守“九不”军规不得扰民。 接下来的半月,杨林整天躲在房中又写又画的足不出户。一日三餐都是吴小七和熊大海给送到房里。他依据记忆,将后世中国军队的各项条令大体上默写出来。 通过删减和编辑,写成了一本名为《辽兵训练cao典》的书。这本书的完成,标志着这支明军正式开始向正规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此期间,杨林交给张祝一些图纸,让他带领官兵按上面图画标注的高矮大小,在校场里修砌了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奇怪东西。张祝和官兵们以为这些东西是据马鹿砦,但纳闷为何不修在营门外却修在了校场里。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东西是后世中国军队最著名的训练科目——“四百米战术障碍”。 这项训练科目看似简单,但实际融合了对士兵毅力、体力、耐力、反应力、判断力、观察力、协调力等众多能力的考验和锻炼。别说是现在的明军官兵,就是后世的中国军人在这项训练课目面前也不敢说次次取得优秀。 除了四百米障碍外,杨林又画了单杠、双杠和木马等一些训练用的器械图纸,让城中铁匠坊按图制造。同时他根据明军在家哈岭与后金军作战的经验,命铁匠坊又打造了新式标枪和大盾的样品。 新式标枪以古罗马帝国军队的标枪为样本,击中目标后枪头与枪杆连接处的木销发生折断并弯曲,导致敌方无法拾起来后反击己方。 为了便于携带,杨林将新式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