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_第六十六章 巴牙喇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巴牙喇兵 (第2/4页)

的骑兵,他们身披红色布面铁甲,因而得名。在皇太极时代取消了这种称谓,后世大多称这支部队为马甲兵。

    所谓黑营,为各牛录下步兵营,披棉甲执长矛、弓箭等兵器作战,后世称之为步甲兵。

    即每牛录一百人。其中十人是“白巴牙喇”兵,四十人是“红巴牙喇”,其余人是黑营的步兵。红白巴牙喇都是骑兵。当然他们身为骑兵,也并非只会骑马作战,在很多战例的记载中,就有满洲骑兵下马步战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红巴牙喇兵虽然名字中也带巴牙喇字样,但他们只是普通的战兵,在实际作战之中,往往是和黑营的步甲们一起充当冲锋陷阵的主战力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对待。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因此在努尔哈赤时代,只有白巴牙喇兵才是对应着后世常说的巴牙喇兵或者是白甲兵,是一支特殊的精锐力量。

    可以说,巴牙喇兵是后金集团中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由大地主子弟组成,地位如同西方的骑士。他们大都不事生产,也因此,巴牙喇兵们基本都成为了最富裕的奴隶主。大体上,一个巴牙喇兵可以拥有拥有十个以上的包衣奴隶,所以总体来说,是完全的奴隶主。巴牙喇是完全不从事生产的,光凭打仗就能做到有酒喝,有rou吃。

    他们从小到大经过异常艰苦的军事训练,无数次的实战厮杀,优良的物质条件,高额的遴选比例,以及最好的装备配置。

    据史书记载,巴牙喇兵大多穿三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