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二十五章 胜海舟挨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胜海舟挨骂 (第2/6页)

达此地的第二天,属下就结识了本地奉行所的官员。这个人叫片山勘兵卫,在奉行所内担任同心。此人心地不坏,虽说不富裕,也会出钱周济穷人。

    前日,属下曾应邀去他家中做客,席间谈到了如果购买一些流民带走会不会有麻烦。”

    赵新问道:“他没问你要买流民做什么?”

    “属下跟他说了实话,要带流民上北方海岛种地求生。”

    黑暗中,赵新眯缝起了双眼。

    “私自纵容国民出逃,如果被发现了,这可是砍头大罪。”

    赵新的声音依然平静,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可胜海舟却感觉心头有些发悸。于是他吞了口口水,继续说道:“主公,片山勘兵卫愿意携家人跟我们一同上岛。”

    “??”黑暗中赵新眨了眨眼睛,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片山勘兵卫是幕府的探子,第二反应,这人就是仙台藩的探子。

    “舍家弃业当浪人,跟我们流亡海外,他疯了?”赵新淡淡的问道。

    赵新的怀疑在这个年代是非常有道理的。

    这年月,别看像片山勘兵卫作这样的低等武士,生活十分贫困和窘迫,有时没钱甚至要变卖祖产和向商人借贷,最后还不起钱还得被商人上门讨债。但那也是个“苗字带刀”的正牌奉公人!

    从十七世纪开始,各藩大名就被幕府一直以来的折腾搞得财政困难,便以所谓“借知”名义(即大名向商人借款),削减家臣俸禄,使武士生活更困难。有的大名还不上高利贷,就赐给商人家臣的身份。

    德川幕府也十分头大,为救济武士,还曾发布法令变相使武士赖债合法化。最后因商人的集体抗议不了了之。

    可这年月浪人是什么?别看后世的剑戟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