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二十三章 徐家逃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徐家逃奴 (第3/7页)

,颇多坚实可用。以后只需挑选坚实耐用的货船,按照市价雇佣船只和相关船工即可,实在是没有必要另行制造。”

    对面的和珅看了一眼福康安,没有说话,而福康安则恍若不觉。

    “每年都要打造新船,卸铜之后再拆卸变卖……”乾隆默然无语。他深知这里一定弊情甚多,但此时官场贪腐已成常态,按下葫芦浮起瓢,各地贪腐之事层出不绝。

    但这话他还不能说,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和臣子们标榜的“盛世”?

    乾隆晚年之后,一心想要打造盛世景象,但同时却变得十分怠政。尤其是在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立皇十五子颙琰为储君之后,他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因贪腐而兴大狱杀人了。很多时候他只能在奏折的批示上命令地方督抚严饬办事官员。

    之前提到的江苏邓二等五名囚犯越狱一事,五个抢劫重犯,竟然能从严密看守的大牢里逃出,扳开牢房的栅木,扭断锁链,翻墙而走。简直荒唐可笑。

    而刚才他所问到的滇铜沉船一事,则是关系到铸钱的国家大事。此次江宁沉溺的船上所运铜铅达高达九万斤之多,若说此中没有弊案,乾隆自己都不信。但此刻他只是先让两江总督萨载和河道总督李奉翰赶紧想办法打捞。

    想到这里,乾隆又问和珅道:“和珅,你是管着户部的,我大清每年从日本国运来的铜有多少?”

    和珅回道:“回主子,据奴才所知,目前我大清每年从日本国运入精铜两百万斤上下。”

    乾隆缓缓点头,习惯性的伸出右手,一旁的太监连忙将一杯温热的人乳递到乾隆手中。乾隆喝了一口才慢慢道:“虽说现在滇铜年产已过千万斤之数,不过日本国每年输入的铜对我大清仍然重要,务须保证采买数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