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章 各自的命运 (第2/4页)
虽然按照流程留给了考官将近一个月的评定时间,但几千人,上万份的答卷,时间仍然很是紧张。 所以,武成王庙内的书吏和考官,几乎是连夜进行弥封、誊录,丝毫不赶耽搁。 贡举,乃是国家大事。 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耽搁了放榜的时间,谁也吃罪不起。 月至中天。 武成王庙内仍是灯火通明,经过大半夜的攻坚,甲区的试卷终于完成了弥封和誊录,交到了点检官的手上。 一位年纪四十余岁的点检官,正在挑灯夜战,紧急批阅考生的答卷。 其实,三场考试中,虽然诗赋被排在了第一场,但诗赋的评卷难度却是最低的。 因为诗赋的考核,有着严格的标准,点检官也只是三级评审中的第一环,只要考生不是写的狗屁不通,基本上都能通过初审。 另外,有资格被选为点检官的,最少也是饱读诗书之辈,或许点检官无法做出最上流的诗赋。 但仅仅只是评判诗赋的好坏,还是不成问题的。 时间缓缓,点检官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直到天际满满泛白,这位点检官终于看到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诗赋俱佳,可谓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当为上上上等。” (上上上等,即第一等中最上等,五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下,以及不通) 批阅完这份考卷,本来稍有困乏的点检官,顿时不困了。 一篇辞理俱佳的赋,就像是一壶三十年陈的美酒,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以朱笔写下评语后,点检官这才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