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97节 (第2/6页)
孔颖达难掩激动:“鉴往事,知来者。臣想,后世所习之史,不止百年。” 是啊。 众人沉默了,当然不止百年,楚棠讲解之时,常常会加一句“我们知道”,这不是套话,而是许多东西于后人就是常识。 魏征微一躬身:“居安思危,知耻后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南宋。 赵眘怔愣良久,忽然神色一凛,大声道:“来人!快,快去召辛卿入宫!” 他的心怦怦直跳,若朝中还有一拳拳之人能助他,助大宋脱离于既定之败局,那么一定是辛弃疾! 【最后一个典故,廉颇忠勇被弃。】 “唉——” 众人又是一声叹息。赵将廉颇是战国时人,他的故事无人不晓,此时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辛弃疾的意思,有些感情充沛的人当场就红了眼眶。 “呜呜呜怎么忠良总是没有好结局!” “又是一个壮志难酬的文人,我的心好痛,这些人怎么这么惨?” “摊上宋朝,有几个结局好的?唉,我的稼轩啊!”宋以后的文人百姓哀哀切切,纷纷为辛弃疾感到悲伤。 【我们看注释。廉颇是赵将,他被免职之后跑到魏国,后来赵王想要重新起用他,就派人去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廉颇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饭和十斤rou,以示自己老当益壮,仍能为国效力。 辛弃疾廉颇的典故,便是以之自比,表示自己虽则年老,但只要朝廷有召,他必将披肝沥胆奋勇杀敌。 另一方面,他也是颇为忧虑的。廉颇最终败于使者谗言,虽有为国效力之心,但再未被复起,他担心自己重蹈覆辙,不被朝廷重用,或是用而不信。 他的担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