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0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07节 (第1/7页)

    于是在结尾他说: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这篇文论写得短小精悍,文气畅达,观看水镜的大多都是内行,自然知晓其中妙处,如贾谊、司马迁、韩愈、柳宗元等人早就在第一时间将之抄录在纸上以反复阅读,欧阳修范仲淹等人也是频频点头,夸赞苏洵论点精当见解卓越,甚至已然动了写折子面呈君王的心思。

    开玩笑,知道了靖康之耻还不赶紧亡羊补牢,等着当千古罪人吗?

    秦朝。

    六国贵族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态,咸阳宫中,嬴政的脸色不辨喜怒,突然问道:“李斯,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被点名的李斯心中一凛,暗自叫苦,斟酌着道:“若说文气,纵横捭阖,却也精到,只是这结论……似有武断。”

    “呵~”嬴政轻笑一声,似乎丝毫不受影响,“六国之败,岂在一端?他自言他朝事,与朕何干?”

    说到底,苏洵想要论证的,不过是宋不该苟合罢了。

    李斯明白自家陛下的意思,拱手再拜:“陛下明达。”

    嬴政束手,他其实隐隐可以感觉出来,秦在后世必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否则后代文人不会多有言谈。后代王朝总要总结前代灭亡之因,那秦呢?后人会如何分析秦之败亡?

    【应该说,苏洵的认识是深刻的,不过显然,没有人听,连他的儿l子苏辙后来都主张弃边,苏轼似乎对武将也颇有微词,好像还嘴过卫青吧!宋朝有些士大夫的局限性实在太大了。】

    啊这……

    众人觉得自己的滤镜有点碎:“苏家兄弟,怎么这样啊!”

    未央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