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0节 (第4/7页)
与王维的体味不谋而合,她接着往下分析: 【配合着激越雄壮的乐声的,是弹奏者陡然高亢的情绪,在短暂的低徊沉郁后,琵琶女的感情再一次迸发出来,听众的心神也好像一下子被撅住,猛然紧张起来。 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很久——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拨就是拨子,我们现在是戴指甲,他们用拨子;当心画就是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间部位划过四弦,四根琴弦同时发出声音,像什么呢?像丝帛破裂。前面是“弦凝绝”、“声暂歇”,是渐次的,慢慢低回;这里是丝帛陡然破裂,高亢又凄厉。 在乐曲最激烈的时候,在情绪攀到顶峰的时候,“刺啦”一声,所有声音都停住了,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船舫之上一片寂静,谁都没有说话,只有江心一汪冷月。不只是音乐停了,听众的心也陷入了一种宁定,他们被乐声感染了,一齐沉浸在琵琶声的余韵中——余音绕梁,三日不断。】 唐朝。 白行简回过神来,他张了张嘴,脸上还有一丝恍惚:“兄长,我好想当真听到琵琶曲了。” 刚刚他听着讲解,品着诗句,仿佛真的置身于浔阳江头,听到了那一场银瓶乍破、刀枪齐鸣的音乐,又在最后的裂帛声中怔愣良久,怅然若失。 他的心里随即生起一种激动:兄长真的太会写诗了,好想作一篇传奇专门夸赞! 白居易不知道弟弟心里在想什么,只失笑道:“我仿佛也听到了。” 他尚未作过这篇《琵琶行》,赏读之时常常有隔岸观火之感,或许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于是也跟随这些诉诸于声音、画面的句子,听了一场琵琶曲。 自古以诗写乐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