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93节 (第4/8页)

   赵骏听了冷笑起来道:“你们可真有意思,让贪官污吏查贪官污吏,让自己监督自己?”

    王曾不满道:“赵骏,如今朝堂正直的御史、谏官不计其数,他们也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弹劾不法官员,怎么能说是自己监督自己呢?”

    “赵谏案、崔白案、苗文案、李思案……”

    赵骏一口气说了十几桩大案,然后笑道:“这些都是我在皇城司看到的旧案,而且还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案子还没看完,里面参与的御史、谏官,涉及开封府、地方知州、通判、推官、县令怕是不下几百上千人了吧。”

    他说的都是真宗朝早期查的案子。

    宋朝士大夫共治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而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赵匡胤对待士大夫比较严厉,到赵光义和赵恒早期,略微宽松,但还算管得紧。

    所以赵恒早期还是干了不少大事,比如查处贪官污吏。

    像赵谏案,涉及到的官员达七十多人,什么御史、谏官、开封府推官判官罢免了一大堆,甚至还杀了几个。

    但到了赵恒晚期以及赵祯时期,对官员的态度就非常宽松,甚至下诏公然免除贪官污吏的罪过。

    特别是赵祯,以前还做做样子,把犯罪官员都降职,之后连装都不装了,就算证据确凿,也往往会包庇为主,除非朝野弄的动静太大,否则一般会既往不咎。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为什么史料当中,在赵光义和赵恒时期还能记载有不少贪官污吏被查处的记载,而到了赵祯时期就少了许多。

    不是因为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