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1节 (第6/6页)
反对起立即开始冗官改制。 不是他们叛变,而是确实有立场利益方面的考虑,以及动冗官这个问题后果的担忧。 北宋仁宗时期官员数量就已经达到了四万多,是唐朝的两倍。要知道唐朝巅峰面积一千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宋朝才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就可以知道宋朝的冗官有多严重。 而且这还只是官员,都没有算吏。一个县有编制的官员满打满算也就县令、县丞、主簿和县尉四个,需要的吏员则至少在官员的十倍以上。 这些虽然是官员花钱雇佣,但大多数还是宋朝朝廷补贴给官员,否则靠官员那点俸禄,怎么可能养得起? 如果真按范仲淹庆历新政搞改革,不止是动了那四万人官员的蛋糕,还有全天下四五十万以上吏员的蛋糕,这股利益集团加起来,可不比改革冗兵的问题差。 所以就算确实需要改制,也不能立即就动手,而是希望等赵骏眼睛恢复之后,与他一起商量商量,看看他有什么办法再说。 赵祯见到大家都反对,就无奈地看着范仲淹道:“范卿,还是等赵骏眼睛复明之后吧。” “官家……” 范仲淹还想说点什么,但看到赵祯那无奈的脸,也只能叹息一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这个世界上总是充满着无奈,虽然明知道问题严重,可他们却难有解决的办法。 事实上范仲淹想改革吏治,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三冗里面,冗兵是皇权底线所在,谁也不敢去冒死去触碰这颗雷。 冗费是什么? 其实就是冗官和冗兵产生的多余费用。 比如交引法里朝廷被茶商们钻空子多搞走的钱,就属于冗费的一种。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