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拉扯(上) (第2/6页)
精致的线下服务,做互联网就强烈不建议去搞。我们最终要做的东西,还是一个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结果和标准化的评价……” 梁鑫吃着精致的菜,在酒店送货服务员略显好奇的目光中侃侃而谈。 哪怕他其实并不想说太多,可问题是陈光建并不愿意放不过他。 在跟项友义滔滔不绝了一番梁鑫的那套“滚雪球—垄断—割韭菜”的互联网拓荒终极战略思路体系后,陈光建紧跟着就故意引导项友义,对其中的一些cao作细节提出了疑问。 对做生意的人来说,这差不多就属于当面打听商业机密的性质了。 而项友义也相当配合陈老板,在得到陈老板的默许后,问梁鑫的每个问题,都问得相当刁钻和深入。陈光建见项友义上道了,便干脆退了出来,变回吃瓜群众。 让项友义和梁鑫直接面对面碰。 好在梁鑫的实际功力,也完全不输三流大学的文科教授,和项友义鬼扯起来,完全足以半斤拼八两,甚至隐隐还有两分能拿捏住对方的余力。尤其当喝了点酒后,那劲儿一上来,简直是话越多越正确,越正确越空虚,越空虚越无敌…… 总而言之,要商业机密没有,要理论废话,要多少筐给多少筐。 “……形成收割条件和收割环境后,随后需要考虑的,就是收割效率和收割成本。 效率要提,怎么提?就是不能搞太多的個性化服务,服务流程一定要精简,但服务质量,只需要维持在用户可接受的最低平均线上即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次数的服务,点对面的服务才能充分落实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