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2/4页)
罐装上雪水泡了半罐子, 回头有空闲了再磨粉煮给族人们换换口味。 除了利用活动房的地暖外, 萧云还打算把烧陶的窑也开起来——在不担心燃料的情况下,陶器自然是多多益善,部落里的水罐陶锅啥的还紧张着。 这一次, 萧云琢磨着想烧点较大的陶盆出来用,有陶盆的话发豆芽不用依赖土坑、他想浸泡点橡子也不必占用取水的水罐了。 这个天气还要跑河岸边和沼泽边缘取泥是个辛苦活儿,不过零度以下的天气也不是没好处,起码野外的大型猛兽没法像之前那么活跃,少年们组团了也能自己跑沼泽边取泥、不必总要大人带。 取回了泥, 用洗澡间里借大灶温度温热的水合上揉踩好,再加上部落里摔坏的陶器磨成的粉(用石英石慢慢砸慢慢碾的,别提多辛苦),萧云便带着少年人中手最巧的羊毛几个琢磨着捏陶盆——这个陶盆的直径在0.8米左右,比之前烧的陶锅大多了,虽然不是拿去卖的商品、不用特别追求足够圆,但是基本的形态不能崩不是? 用泥团揉出盆底,再捏出长长的泥条一圈圈的往上加,考虑到烧陶的土窑面积感人,一次最多只能放三个陶盆进去烧,在泥胎的准备工作上萧云必须足够小心谨慎;捏好基本的泥胎,这么大个陶盆泥胎也没法素烧后再上釉,萧云便索性在阴干的泥胎上面刷釉……自用的陶盆不讲究啥卖相,釉料就用长条石、石英石、草木灰和泥,天然颜料啥的没必要。 土窑放了三陶盆还有些边边角角的空间,没得说、都利用上,再捏出陶碗、上无色釉料,大勺子啥的也捏几个,一面薄一面厚的陶刀也试烧两把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