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十七章 大闹天宫(2) (第1/4页)
太学门口,张越喝了口水,清了清嗓门,再次大声念道:“余本躬耕于南陵,旅鱼虾而友麋鹿……奈何儒生于长杨宫外,辱我所学……余素尝读《春秋》曰: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愿与诸儒世兄,切磋所得,相互印证,以齐诗书之道!” 总而言之,整篇文章,就紧扣了两个主题:第一,你们儒生先辱我,我此次上门,是为了复仇来的。 有种,你就用行政力量来打我啊! 但凡太学里面的儒生们,要点脸面,必定不敢驱逐甚至攻击他。 不然,就变成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公羊学派,以后还有脸嚷嚷什么大复仇吗? 这第二个主题嘛,就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了。 所谓《春秋》中的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乃是公羊学派的核心思想,大复仇理论的两个支撑点。 这第一个,就是襄公复九世之仇。 这是唯二的,公羊学派承认的‘春秋义战’。 前者,是齐襄公为了报他九世祖先的仇恨,灭亡纪国。 这后者,则指的是鲁庄公为了向齐恒公讨还他老爹的仇恨而发动的战争。 后者惨败。 春秋之上,孔子罕见的用‘我师败绩’来记录。 对于公羊学派来说,这等于就是孔子在告诉他们——这次虽然战败,但败的坦坦荡荡,败的舒舒服服,败的光明磊落。 是血性的战败,而非懦弱的屈服。 用了这个来作为依托,公羊学派,基本上就被架住了。 左近的吃瓜群众,看的真是热闹非凡,围观群众越来越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