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第2/3页)
代的人,有些思维和想法注定和你不同。皇帝掌管天下,言行举措自有考量,我改变不了,也没想着凭一己之力来扭转这个时代运行的规律。” 他做不到,也办不了,只能尽力。 成功固然是好,失败了也在情理之中,连当初他为保全“自我”时,不也带了孤注一掷的心理。 而且这些年他和梁名章保持定期的书信来往,若萧隽当真有心断了他们,何必给他们至今联系的机会。 唐青微微一笑,道:“陛下并非想象中的冷硬,若不触及国政,凡事都给人留了回转的余地。” 这些年大邺逐渐稳定,经济升涨,百姓逐渐安康。 朝堂的一群老头愈发得闲,没事就上奏,奏的目标正是萧隽。 这帮老臣规劝他早日立后宫,更甚下了朝,虽未得召见,兀自跑到颐心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搅得诸多百官私下里啼叫皆非。 饶是如此,萧隽也只令这些顽固老臣回府面壁思过一个月,无要事不得入宫。 萧隽与唐青交往两年,内心都软和了不少,若照以往手段,可得给这帮老臣上一顿棍子,叫他们收收瞎cao劳的心,最好在府里躺上两三个月的,省得耳边不清净。 一些顽固老臣派看不惯唐青,也有默许了唐青身份的,甚至想把他往更高的位置抬。 唐青和萧隽愈发亲密,且身为朝中能臣,若是登上君后一位…… 他与皇帝掌管山河,梳理朝政,整顿后宫,委实绰绰有余,再合适不过。 * 八月中旬,唐青和萧隽沿着王城闲游,赏了一日的凌霄花。 他们在茶楼休息,听到外来贸易的商人说起胡族入犯北境的杂闻。 翌日朝会,接到冀州来报。 密报上说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