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第3/3页)
望着熟悉的背影,他一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直到走近之后才敢出声喊对方:“杜誉,你是特意来等我的?” 杜誉应声回头,并不惊讶:“结束了?” 赵捷“嗯”了一声,走过去坐到他身边。 “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杜誉把手中剩下的面包屑撒到地上,立刻围上来一群吃食的鸟儿。 “对。”赵捷垂下眼帘。 “是因为我吗?” “不全是。”赵捷叹了口气:“你怎么这么高兴?反常得很。” 杜誉笑了:“我当然高兴。咱们在一块儿好几年了,日子在一点一点变好。我想啊,等咱们都变成老头子了,还得这样来湖边上晒太阳才行。” 他劝赵捷说:“虽然如今还不够尽如人意,但是比起前些年已经好了很多,对不对?” 见四下无人,赵捷攥住他的手:“你说得是,生活需要慢慢来。” 在这“慢慢”之中,1988年悄然过去。 说来奇怪,若是让赵捷讲讲曾经遇到的困难,他能说上三天三夜,可若让他说一说平安顺遂的日子,他又张不开口,总觉得毕竟“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自己说多了别人会觉得无趣反感,也显得自己矫情。 说到底,他不愿让旁人说他“为老不尊”。 于是关于整个1989年,他后来愿意拿出来与人分享的经历,只剩下工作上的艰难。 就在那一年,赵捷遇到了他倒仓期结束后的第一个职业瓶颈。 自从去年年初和自家父母吵了架,李淑茵和赵毅两口子彻底不想再搭理他。无论杜誉怎么劝,除了逢年过节,他也不想再回家。宋同评上了二级演员的职称,孩子送去了幼儿园,团里有什么演出总是难免优先分派宋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