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赚钱的感觉 (第2/4页)
“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也这么说他的,毕竟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以前编剧少…” 这是真的,97年之前,专业编剧是各个院团、电影场的。 97年之后才出现了第一批中国的职业编剧,就是以写剧本为生,没有工资,没有劳保,没有五险一金… 当时全国也就几十位吧… 为什么是97年? 因为97年那届戏文系不包分配了! 当时就几个院校,所以那帮人就业各方面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找编剧的话就是这些人。 应该是从95年的《宰相刘罗锅》开始,他们这批剧,除了卖给电视台回本,还做录像带,从录像带身上赚钱了。 那个时候,真的有人拎着麻袋来中戏找人写剧本,‘随便写点什么,就能拍!’ 这批人迅速成为主流,很多小活都交给学弟们… 所以,沈旭东他们才能在大一时候就接触一堆项目! 虽然比不上第一批职业编剧那么幸福——有人拎着钱专门上门,但比起十年后的那帮人幸福太多了! …… 沈旭东虽然有一些另一个人的记忆,但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就好像你看了一个名人的个人传记一样,除了感慨时机、天才,还能做什么? 继续过自己枯燥的生活咯! 但也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 至少他现在写起剧本来如有神助,通常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会有停顿,一些遣词造句方面会有些拿不准,但他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就感觉写剧本这个活,他…天生就会! 而且他好像天生就懂这些领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