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胡跃进_第45章 起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章 起棺 (第2/4页)

因为与棺盖和棺板相比,棺材的头尾是拼合而非焊接,是最好弄开的地方,

    棺头和棺尾的横板比较薄,都是榫卯结构,与棺材拼合,承受力最差,过去的木匠和真正懂行的人对棺材的构造十分熟悉。

    所以倒斗者会在棺材的头或者尾部凿开一个盗洞,进行盗宝。

    而大多情况下。棺材的盗洞,往往会在棺尾小头,而不是棺前大头,这是为什么?除了棺材本身的原因外,还与棺材放置方式有关。

    不论是民间,还是皇家,下葬时一般棺尾朝外,棺头靠墙,即尸身,脚南头北或脚东头西,望着门。

    所以从空间上说,这样摆放棺尾前方空间更大,方便斧凿cao作。

    这就是倒斗人的手段。

    等在棺材上凿出盗洞,再找瘦小胆大的队员,从棺材的盗洞里钻进去。

    这个队员一般不能是新人,也不能是胆小之人。

    因为从棺材的盗洞里钻进去,是要在幽暗狭窄的棺材里,直接面对尸体。

    那些只剩下骨架的尸体还好,要是干尸或者腐朽的尸体,那何止是吓人。

    而要是碰上粽子,那大概率就会命丧于此。和墓主人作了伴了。成了陪葬品了。

    当然,即便是懂的开馆,入棺的行里人,也有不守规矩,草莽之人。

    像安徽六安王汉墓,盗墓者在墓主人的棺椁就被打开一个圆形的盗洞,却把工具留在了当场,考古人员打开墓室时,还在棺材边发现一把锈迹斑斑的铁斧头。

    还有就是清朝光绪皇帝本身的棺材,被盗墓者从棺头凿出盗洞,盗墓者竟然还将其尸体拖出,盗劫一空,弄得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