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桥上 (第2/3页)
杨花在风中缕缕飘向廊下,停在栏杆上,在光下鎏金。终于零落如尘,沾得各处都是。 她甚至未留意第一个从教室里走出来的影。影在她身后出声,“我们走吧”,一如往常。 转过身她却不免一怔,原来影已靠她那么近。杨花蹭过脸颊,与发丝一并吹开。 心情恍然又似回到初遇影的时候,在相似的走廊里。 当初是阴雨连绵的暗沉秋日,影是遮天蔽日的雾。此日却春光大好,水光如镜,明亮得晃眼。 如果情丝有形状与模样,无非是杨花这般。自作多情的人却错以为景可映情,终是落进深藏的魔障。 亭上的柳树,比庸碌无心的人经眼更多离合风霜。人便一厢情愿用枝叶的青色,臆测它的有情无情。在没有表情的面容上,强加悲欢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事。因为在讨论的最初划出表里,二者便如硬币的两面,一定能按图所骥找到另一面。 无形之物总能被人为地塞进各种不同的模具。拒绝表达也可以被解释成任何一种表达。但为何毫无关联的东西,得以被不假思索地用以相互譬喻呢? 司空见惯远非合理。只是无孔不入,也难寻可被针对的靶心,隐匿行迹的路途上,不断扯出新的解释,无穷无尽的争辩。 有人从中看出“历史”,爬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