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节 (第2/9页)
定很辛苦吧。利润高,想来税也是重的。” 姚蕤摇头,话语里带着浓厚的羡慕:“高\祖年间有律令,蕃胡内附者,上户丁税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2胡商本就富裕,这点税银,如同虚设。胡人也因此络绎不绝,不少人到了大周就再也没挪过窝。胡商携带货物入京,只需要缴纳沿途的关税和进入集市交易的市税,此外就别无其他了。” 阿四掰着指头算算时间,觉得吃喝购物都有了,还得找些歌舞凑凑趣,于是又问:“外头的歌舞怎么样?宫里那几个我都看腻歪了,想找些新鲜的。” 自从阿四知晓那些男伎是供皇帝玩乐欣赏的,她对男伎难免就带上一些偏见,总觉得他们表演起来就是搔首弄姿。而教坊中的女乐师大都是四十岁的老人了,阿四瞧老人还得给自己费力表演就觉得心虚,还是得到外头寻摸一二。 裴道想了想道:“那就得去平康坊了,说起来和宫中教坊是一处的,得是学得最出彩的人才能入宫侍奉。无论平康坊的人还是教坊的人,这方面的事我记得都是晋王在管理。早些年的时候平康坊有些不好的营生,叫晋王一锅端了,此后乐户大量清减,仅剩部分改不了道的留着,每年从病坊收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做学生。” “原来是这样,那我们还是在西市观看百戏吧,别扰了孩子们的清静。” 阿四大概听明白了,这是早年有些腌臜的事,晋王阿姨已经肃清过一回,后来宫里都不再收受女伎,下面的人更是不敢做筏,歌舞伎人反倒是在鼎都少见了。 留下来的都是在晋王治下清清静静地生活,各有去处。 但有一点阿四好奇:“既然教坊不再收人,那宫里的男乐师都是从哪儿选出来的?” 王诃与姚蕤登时左看右看,就是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