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440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二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0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二十) (第1/7页)

    赵天麟听闻段祺瑞与徐世昌前来,起身对胡适等人说道:“还请诸位稍等。”

    胡适微微一笑,说道:“赵兄,不如请二位入内一叙,也好让我等见上一面。”

    听到这里,其他学者都纷纷附和。赵天麟想了想才答道:“容我先去见二位。”

    见赵天麟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学者们心中不免百感交集,有人低声叹道:“北洋毕竟同气连枝。”胡适等人闻言,不由叹了口气。他们好不容易见到赵天麟,美其名曰祝贺赵天麟取得了世界著名学者的称号,其实是为了借机给自己某个正式的职位。这句‘北洋同气连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文凭卓著,享誉世界,三十九岁就成为中华民国的副总理,本人又风度翩翩。在许多文人墨客心目中,这就是从小说中里走出来的人物。偏偏赵天麟正如小说里的角色,颇有个性,一回国就当上国立北洋大学堂的校长,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在任上表现出色,却因为与北洋中央意见相左,便愤而辞官,去了四平追随何锐。

    未能加入何锐政府的学者们大多相信,自己与赵天麟的差距并非源于学识不足,而是自己始终没有一展才华的机会。不管是北洋领袖袁世凯,或是北洋新秀何锐,都对赵天麟这根正苗红的北洋人才委以重任。10年间,其他学者始终郁郁不得志,赵天麟却高位上不断磨砺。今日云泥之别,全因出身不同。

    原本这帮学者们因为何锐政府对英作战而生出观望之心,此时战争虽然未定,但亚洲国际法庭大获全胜,让他们无法继续顾忌,都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在何锐政府里混个差事。

    此时段祺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