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九十九 传《洗髓经》 (第1/8页)
天竺僧人达摩为传真髓,只身渡海东来,一路宣经扬法随缘随走,一苇渡江只是为救掉入江中的小姑娘,抚鸟重生只是悲怜众人之痛,最后落迹于少林,达摩已至‘上证天道下证体魄’之境地,在少林面壁禅坐九年,而石壁因禅坐岁月太久而留下他之身影,达摩面壁会意佛意后,留下两卷秘经,《易筋经》《洗髓经》,洗髓经为修内之典,传于衣钵弟子慧可,未留传于世。易筋经为修外之书,他传于少林,流传于少林僧人间。 洗髓经已经在人间隐秘失传了上千年时间,众生只听其名不见其经。而易筋经韩珞即会,师尊柳宗元曾言《易筋经》的精髓是‘金刚’二字,他有缘从少林得来,但他那会的体魄已经是金刚体魄,无需再练,在武当山附近带着徒弟韩珞隐修之时便传给了韩珞。 韩珞从二练浩特回到青酋镇,临近过年,他就在家中研修易筋经。 “师傅说千页纸都是假谈,精髓就是‘金刚’二字,但这易筋经也真不简单。以师尊武学颠峰的境界眼光来看,易筋经确实简单,但于我而言便复杂了许多。” 韩珞低头盘坐在床上,手中翻着师尊传到自己手中的《易筋经》,要知道他手中的易筋经可不是社会上流传那些半真半假的书,而是一脉传承的真本,是师尊多年前从少林寺附近深山一位隐修僧人处得到。 “易筋经有架式,用以活动躯体,但本质是以动炼躯,架式我就不用学了,主要看其核心真意即可,形意拳的核心是‘上证天道下证躯体’,那么易筋经呢?” 韩珞仔细翻阅着手中至宝,其实也就是一本老旧发黄的书而已,但是书中文字却是禅意浩然,让他时时震撼。 拳学的本质是研究躯体这个复杂系统,所以韩珞能从医学与生命科学两门似乎与拳学毫不挂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