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3/4页)
决定一日议事内容。 现在,李俭身侧之人正是尚书,名公叔英。他的正对面,当头的两位是顾相与霍大将军。这两位权倾朝野的能臣还是很好区分的,顾相儒雅内敛,霍大将军魁梧冷峻,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第三位是御史大夫,为丞相副手,并监查百官。 接着的九卿,依次是太常,管宗庙礼仪;光禄勋,管宫中事务;卫尉,管宫中警卫;太仆,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管司法审判;典客,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管皇族、宗室事务;大司农,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1] 李俭穿越前,大雍刚发生过一波动荡: 自知登基无望的原太子,领着二皇子、御史大夫、卫尉等一众朝臣逼宫,要求先帝禅位,为先帝识破。混乱之中,邀功的四皇子被一支乱箭穿心而死。后叛乱虽被平定,但先帝身体由此衰败,六皇子李俭得以上位。 先帝是个好皇帝,在位二十年内政修明,为众人敬重。他来不及悲伤痛苦,就迅速处理了谋反的官吏们,与朝臣商议拟定了空缺官职。 因李俭上位,如今的御史大夫便正是原本的太常,也是洛清卓的祖父。其余空缺的位置,则由下一级往上补。 这原是铁板钉钉的事,但因先帝驾崩,朝臣又蠢蠢欲动了起来——新帝方才上位,官吏们还没有补全,岂非正是各个派系往里塞人的最好机会? 再加上现在做官的主要途径是举荐与征辟,抛开先帝名单,能cao作的空间也就大了。 所以当皇帝的第二天,李俭首先面对的,是一通,哦不对,多通马屁! 与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