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八十七 盛典前 (第2/6页)
敢封驳,但如何敕封却颇伤脑筋。 华夏圈册封周边诸国的顺序,按传统第一个一定是朝鲜,世袭郡王爵位,朝鲜以下便是安南,这是华夏圈子一东北一西南两大华化最深的传统属国,安南以下,方是其它国家。 安南本为王爵,后降为都统使,暹罗称王,缅甸亦称王,但李彦直却只是一个侯爵,若封这些国家为王,李彦直主持起会议来岂非束手缚脚?所以就有人建议封李彦直为王。 此议一出,朝野轰动。 若论李彦直扶立定鼎之勋、开疆辟土之功,真是古往今来所罕有,要知道,他开拓南洋,所得疆土几乎是将大明的版图扩大了一倍!如此功勋,便是封王也不为过,但异姓封王,自古不祥,何况王爵之去皇帝,只差一肩,李彦直又拥重兵在外,享高名于内,真封了王,以后的事情就难说了。 最后还是徐阶拿捏得定,说道:“镇海侯功勋卓著,也不是不能封王,但自古人臣为王者,多无好事,还是留此封号,以待镇海侯身后吧。” 皇帝大臣们听了,这才都松了一口气。 这王是没法封了,可总得表示表示,因此北京朝廷便又封了李彦直作镇海公,领武英殿大学士,赐尚方宝剑,在南洋代天子巡狩,澎湖以南、钦州以西,内外臣僚商人,见镇海公如见天子。 有了这么一道诏令,便是安南、缅甸、暹罗各国国主都封了王爵,李彦直也依然压得住他们了。 这次“册封”盛典,不知准备了多久,花费了多少钱财。自胡宗宪以下,所有大小官员都在这件事情上花费了无数心血,南洋的一百多万华人翘首以待,人人都等待着这个日子的来临。 可就在这个时,东海却传来了一个影响和谐的消息:原来不知出于何故,日本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