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郑森的不解 (第2/4页)
盐商官方背景太深厚了,变动很少; 茶商赚的是苦力钱; 两广走私海商,多以宗族为主,以自家拥有船只,朝外贩卖自产或附近自产的茶、丝、瓷等为标志,他们是零散的、以宗族或地域为表现形式,派系凌乱; 与海贸密切度最高的就是徽商,以及福建至江浙一带以棉纺、丝绸、生丝、瓷器为主的江南大族们。 明朝时候的徽商有多强大,当时国内有一个说法,叫“无徽不成镇!” 甚至——大海寇王直,就是徽商的组成分子。 (王直临死都不承认自己是海盗,不管如何严刑拷打,都说自己是徽商的一份子,由此足见徽商与海盗之间的密切。而诏安王直的胡宗宪正是徽州人。) 后两者,正是海盗的货物来源! 也就是说郑家的货主来源,是不包含两广地区的。 这一点,郑家后来的发展,以及与两广海盗的对立,就足以证明了。 因为后者是宗族形式,属于自产自销,是一个比较排外的集团。 但凡对人类进程有点了解的,都会明白——伴随着文明的发展,生产资料会逐步趋于垄断状态。 海贸链中的运输环节(海盗)一样如此! 明朝末年,海盗们彼此互相吞并,而今最强大的就是郑芝龙。 甚至,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称之为尼古拉·一官。 尼古拉·一官有多厉害,欧洲探险家们以及官方组织,包括鼎鼎大名的东印度公司,没有敢捋虎须的。 荷兰人厉害不? 雄霸全球的海上马车夫,打遍全球无敌手! 却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