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踪_四 回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 回乡 (第2/5页)

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由此可见,其过程之坎坷波折。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

    如此规模佛宗圣地,却依旧无法庇佑四川百姓,先是天灾不断,今又有灵异袭人,可谓是造化弄人了。

    李天一行,从深圳坐火车到成都,没做停留,就又坐了赶往乐山的大巴。

    林倩的父母坐在前面,说是岁数大了,山路不好走,坐在后面太颠,会受不了的;而林倩和李天则是坐在了后排。由于已经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汽车刚刚启动,李天和林倩就在汽车的抖晃中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喧哗,李天和林倩睡眼朦胧的发现:这时车已经停了下来,接着走上来四·五个中年男子,分别找了座位坐下来。其中一个样子彪悍的男人,坐在一个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