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兵乱中的贵公子(01) (第4/5页)
天下大乱前百多年,河北藩镇早已尾大不掉,名义上还奉天子为正朔,实际是节度使的国中之国,和上京朝廷极少甜蜜相处。 百姓见惯战乱,对伸手只会要钱的中央极其缺乏尊重。复国至今,北地勉强长出两代人,情况也只略好一些,血液里一言不合拉反旗是有传承的,十分的顺手。 沧州目前归属河北道,算是中州,被占的则是个中县。兵乱的消息一开始压着,反军胆大,借县令名义办鸿门宴,邀请通判来主持。谁知道耍刀的手狠,握笔的心狠,通判胆子更大,领一队仆役前来,酒过三巡,突然发难重伤反军头领,仆役一拥而上乱拳伺候,当场控制了形势。 原来,通判赴宴前发信定州,就近向负责防卫河北道的宁边军借了人,仆役便是副统军的僮仆假扮。官军无令不可调动,情况太紧急,副统军借家僮救命也算是从权。 头领既死,无主乱兵奔逃投向山匪。山匪现在叫义军了获得了补充力量,连下沧州三县、临近瀛州一县,更有开县弃暗投明的,一时造反事业搞的如火如荼。 通判退守州府,几道折子连发,因道路偶有不通和遗失,最后是堆在一起送上的京城御案。 女皇大发雷霆。 才免过税赋的地方,出现什么义军,义个头啊? 当即敕命宁边军就地组建剿匪幕府,沧州通判权任安抚使总领民事,又遣禁军前往。 总之,尽快把事态给平了! 宁边军刚开始布兵,时有不巧,突然天降暴雨。匪军正冒出个会打的能将,携甘霖气势大盛,一放晴就压着官军狂揍。 官军承平多年,本就散漫,宁边军正副统军的关系还十分恶劣。初时,双方摩擦互有胜负,经过一次次决策失误,官军大败溃散,不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