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身不高 (第4/4页)
能懂事儿;且女孩子青春短暂,小上一两岁,有利于小夫妻白头偕老。 当然也有“女大三、抱金砖”之说,但毕竟是少数。 不过那只是寻常百姓家,皇家并不这样想。 尽管皇后希望皇帝能有百姓的思维,但显然不能成功,因为皇后自己都做不到。 所以皇后的思路比较“夹生”,或者说,比较不伦不类,但得到的结论却与百姓一致—— 既然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的女儿择偶范围大着呢,干嘛选个小孩子,回头公主不得cao心吗? “朕觉得昭华好像对楚家小子很有好感,”皇帝说道:“朕记得,昭华好像七八岁时就与那小子很说得来吧?” 这还真是。 皇帝这么一提,皇后就想起,小宝第一次随楚清进宫,就与昭华打嘴仗来着。 那时候公主希望楚清母子能留下吃饭,小宝张嘴就同意,公主觉得小宝没有征求他母亲意见,小宝就反驳公主也没征得皇后同意。 如此一想,皇后也乐:“还别说,那时候真像一对儿欢喜冤家”。 不过,皇后问道:“她们家毕竟出身不高,昭华毕竟是公主,给指一个如此出身的驸马,怕是有损昭华的名声。” 楚清也就一个村妇出身,把昭华许给小宝,岂不是都不如京都那些高门闺女嫁得好? 皇帝说道:“所以才让那小子今年下场呢,到时候我会关照一声,只要那孩子不交白卷,总能给提上个名次。” 皇后心惊——只要不交白卷就给提名次?皇上这是已经打定主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