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 (第4/9页)
其中L是轨道角动量,而σ/2被称为旋量场对应粒子的自旋。 在粒子静止系中,计算J算符的本征值可以发现本征值是±1/2。 这意味着旋量场对应粒子的自旋是1/2。 由于旋量场在做量子化时要采用反对易关系,这使得旋量场对应的自旋1/2的粒子满足费米-狄拉克统计,因此那些粒子也被称为费米子——没错,这就是费米子自旋为半奇数的原因。 61种基本粒子中的36种夸克,12种轻子(包括电子和中微子)就是这样的费米子,36 12=48种。 同理。 对失量场也计算它的角动量,里面也包括自旋项,可以得到失量场对应自旋为1的粒子。 61种基本粒子中的12种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就是这样的自旋1粒子。 ….包括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传递强相互作用的8种胶子,以及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两种W粒子和一种Z粒子。1 8 3=12。 对标量场的计算会发现它没有自旋,对应自旋0粒子,61种基本粒子中最后发现的一个粒子——希格斯粒子就是这样的粒子。 你看。 目前所有的基础微粒,都和角动量算符有着直接的数学关联。 用中二一点的话说。 绕限定轴旋转算符的矩阵元,就是触及‘世界本源’的‘奥秘’。 例如杨老此前提到的把场量当做一个波函数,而非坐标算符的想法。 别看这个想法就轻飘飘一句话。 实际上把它完全归纳为机制后,最少都是一篇《Sce》主刊级别的论文。 再举个例子。 一个人一口气能喝下的水是有限的,即便是在极度干渴的情况下,两瓶五百毫升的矿泉水也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