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八十七章 隐藏的第二层地宫(继续九千字爆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七章 隐藏的第二层地宫(继续九千字爆肝!!!) (第5/14页)

大量的积水。

    但在积水填充程度很高的情况下,棺椁内部的东西反而可能保持的很完整。

    因为对于植物来源的载体而言。

    它们最怕的是在湿气和空气都比较丰富的环境——因为很快会在微生物和氧气作用下发生腐败变质。

    而如果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中或者完全被水浸没的情况下,往往因为缺乏湿度和空气(水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这两个条件只要符合一个,并且长期稳定。

    有机物就可以保存很久很久。

    比如威尼斯的建筑都已经几百年了,埋在水下的依旧木桩没有腐烂。

    还有晋祠圣母殿下木桩已经超过了900年,依然在工作。

    考古学和木业行业关于这方面还有句顺口熘: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更别说‘仙丹’的外部,还有一个罐子以及嘉靖的棺木进行第二次保护保护。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那颗‘仙丹’的保存程度应该会.....

    很高!

    诚然。

    这颗‘仙丹’绝不可能是真正的仙丹,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

    但它对分析古代皇帝修道的‘文化’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家都知道古代很多皇帝喜欢修仙,喜欢嗑铅和水银,但他们吃的药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无人能够回答。

    即便是国家博物馆,此前也从未有过‘仙丹’的标本。

    所以毫无疑问。

    这是一项研究价值和话题性都很高的发现,公开出去必然会引起很高的话题讨论度。

    想到这里。

    姜成谷不由抬起眼皮,再对徐云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