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 被惊动的科院高层 (第6/11页)
这你让侯星远怎么同意的了呢? 当然了。 这不能说华夏的科研圈有多肮脏,说到底还是人口基数的问题——人多,项目标书自然也就多了。 如果你把这些奇葩申请书和总的项目书做一个比例计算,百分比上的数值并不会多高。 例如之前提及过的SCI撤稿。 当年盛传的全球撤稿1564篇sci论文,国内536篇占据第一,很多人便说“你国造假严重”。 但实际上这536篇里头,有174篇是翻译存在和图片不符的撤刊,很多校对后再次发布了,还有41篇是国防七子的论文。 扣除掉这些之后,国内撤刊的数量是300出头。 海对面撤刊的数量则是255,而国内发表的期刊数量呢,却是海对面的3.4倍。 造假数量看起来国内多,但占比上却只有海对面的三分之一。 100个人里头出5个奇葩,看起来比10个人出一个要多,但前者的比例却要低于后者。….不讨论基数问题直接谈数量,很多时候就是在耍流氓。 只是基数这个概念面向的是大众,侯星远作为项目的主审批人,许多时候面对的就是具体的‘数量’了。 随后他又想到了什么,花了些时间在退回文件里翻了翻,从底部抽出了一份标书: “还有这份,粤省某个机构写的意向书,希望能对接悟空号的数据库,说是能发现暗物质。” “整个项目经费180万,哈?!” 侯星远说着自己都被气笑了起来: “180万能探测到暗物质,老子当场就去隔壁兵器工业集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