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苏的误会、脱去枷锁!(8.8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苏的误会、脱去枷锁!(8.8K) (第12/13页)


    话说如果把它们的盖子掀开,倒到张扬身上会怎么样.......

    唔,想多了想多了......

    随后徐云取过一个蟑螂培养皿,朝这些小可爱加了点儿新出厂的吡虫啉。

    将培养皿静置后。

    他又来到了另一间实验室,对这支‘一个螂灭’进行起了化学分析。

    毕竟这套生产线影响的将是今后长期的吡虫啉生产,必须要在各个环节都完成验证才行。

    混过实验室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吡虫啉的常规检测方法是上气-质联用法,也就是通俗的GC-MS。

    不过徐云这次使用的并非GC-MS,而是HPLC,也就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析分离技术,是现代分离测试的重要手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

    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

    可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其中的80%需用高效液相色谱来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正面看上去有点像是一台扫描口在中间的打印机,背面则像是一台冰箱,看上去方方正正的。

    由于第五代吡虫啉有着很强的环化特性,所以徐云直接上了C8填充柱,又用乙腈水溶性有机溶剂作流动相,检测器则为二极管矩阵。

    很快。

    电源通电,检测开始。

    20分钟后。

    待测产品的峰出现,并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