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 结构上的问题 (第4/11页)
物质‘闪烁’的特性,将传感量级优化到了10^-16m/s2量级,并且可以让它在现实环节下保存四个多小时......” “等等!” 徐云话还没说完,黄雨婷便打断了他,一脸意外的问道: “徐博士,我没听错吧?你说的测量精度是多少?10^-16m/s2?”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黄雨婷童孔顿时微不可查的一缩,下意识就想说出一句不可能。 目前全球公开精度最高的重力梯度仪,依旧是欧空局GOCE卫星上搭载的GOCE重力梯度仪。 它的感知精度在10^?12m/s2,也就是一万亿分之一的重力加速度精度。 而眼下按照徐云所说。 科大这次的测量模组精度是10^-16m/s2,比GOCE卫星高出了最少四个数量级! 诚然。 GOCE卫星发射于2009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4年好说了。 同时作为目前军事方面的重要设备,公开精度最高或许并不是真正的第一。 国外一些国家在军用领域使用的重力梯度仪精度应该会更高一些,并且数字啥的对外肯定是高度保密的。 但即便是再先进的重力梯度仪,理论上的精度应该也就在10^-13m/s2,至多10^-14m/s2之间浮动。 而眼下科大宣称他们的测量模组达到了10^-16m/s2精度,这显然有些挑战黄雨婷的认知了。 但问题是...... 根据徐云的说法,科大采用的材料是暗物质的闪烁特性,这玩意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