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5 (第2/4页)
为何不能扶持偏远地区的学子,让他们有学可上呢?” 这个思路他们都没来得及想到,我这么一提,他们倒是豁然开朗了。吴英勉目光灼灼:“陛下的意思是,先将选拔的标准拟定,再根据标准,在大殷各地培育英才,最后再凭借科举,择优录取?” “聪明。”我对着吴英勉的方向点了点手指。 “陛下圣明!”吴英勉砰的一声就跪下了,激动到热泪盈眶。 这有些超乎我的预料,我也不坐着了,起身去扶起吴英勉,然后就对上了他有些泛红的眼眶,这就让我很无措了,吴英勉又不是水灵灵的小姑娘,这样哭我还挺出戏的。 “吴大人这是做什么,快擦擦眼睛。” 吴英勉抬手拿袖子这么一抹:“让陛下见笑了,臣只是回想起了过去,臣生在云川郡杏沟镇,那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臣是整个杏沟镇举镇之力供出来的读书人,整个云川郡当年进京的不过五人,如今做了这么多年官,却不能回报乡里,而如今……”吴英勉有些哽咽,“臣这是,激动!” 吴英勉说的动情,我也听着心酸,大殷人口普查有数据记录,云川郡虽不富裕但也并非人口稀疏之地,起码也有十几万户人口,但这十几万户人口,只供出五个能进京的读书人,再比较一下京城,一所国子监近一千人,各个能参加科举,这差距简直触目惊心。 这么一想,我也心酸了,于是做下保证:“吴大人心系故土,实乃大善,朕既敢做这科举变革,就定要做好,到那时,海内皆学子,人人诵诗书,人才济济的盛况定然实现!” 我这宏愿镇住了他们所有人,之后就是高呼万岁圣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