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73 (第4/4页)
死讯宣布当夜自刎殉主。 昭化四年十月,桓衡、魏熊携手领兵,北伐狄杰。 昭化五年秋,狄杰全灭,魏家青州军人数扩充至五十万,主持全境战役大局蔚岚一时声望无双,王丞相告老还乡后,蔚岚成为左相,尚书令谢子臣升任右相,原刑部尚书王曦升任尚书令,中舍人阮康成升任工部尚书。 昭化五年冬,蔚岚提出削兵,桓衡上书支持,青州军、桓家军、及王凝旗下军马均削减一半。大楚止战休戈,修生养息。 昭化二十年,幼帝位及弱冠,将大楚从一文弱之国推至鼎盛的丞相蔚岚携右相谢子臣均提出辞呈,还权于帝王后,归隐东山。 传闻归隐东山后,蔚岚喜好歌姬,府内日日笙歌,有人曾见二人泛舟湖上,一人撑船摇浆,一人煮酒吹笛。纵使白发已生,却仍不减风流。 后人提及二人,均赞千古风流。 而那位曾经兵临盛京,逼皇帝授予九锡、后作为主力一统天下的名将桓衡,却一生待在北境,终身未曾踏入盛京半步。 他一生除了那个早逝的妻子和唯一的儿子,甚至连姬妾都不曾有过。 野史曾传言桓衡有龙阳之好,爱慕盛京那位风流丞相蔚岚。 然而历史长河翻滚无迹,是非功过,恩怨爱恨,都不过文人笔下点墨。 能留下一个名字,便已是这些人一生的努力。 文人书写百万字,只求观者记一人。 蔚岚一生求青史留名,千古流芳,如今做到,她一生无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