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博物馆_第58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6章 (第2/3页)

。”张俊平点点头。

    他的酒楼,拆迁基本上都完成了,就等图纸完成之后,就可以动工修建。

    “杨老,公司办公楼加上我的七座酒楼,你这边忙的过来吗?”

    “张爷,您放心,我这边和西城第二建筑公司合作,他们负责主体混凝土部分的建设,我们负责古建筑部分的建设。

    您就是再来这么些,也能忙的过来。”老杨自信满满的保证道。

    “哟,杨老,厉害啊。您这和第二建筑公司都搭上关系了。”张俊平笑道。

    “唉,这不是托张爷的福,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挂了个教授的头衔。

    清华大学组织学生到第二建筑公司的工地上实习,我也跟着去见识一下新的建筑工艺。

    正好认识了第二建筑公司的经理。”老杨笑着解释道。

    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文娟的成长

    张俊平笑了笑,这也算是老杨的机缘吧。

    以后,单纯的古建筑并不会很多,除非像他修建的这个院子,再有就是过几年开始修复的恭王府。

    其他的,所谓的古建筑,都是披着古建筑皮的现代建筑。

    并不是青砖青瓦就是古建筑,那只能算是仿古建筑。

    古建筑的核心在于内在的结构,梁橼柱飞檐,榫卯结构等等。

    后世很多所谓的古建筑,其实里面的核心还是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是装修的时候,采用了古建筑的外貌结构。

    也算是时代的一种发展吧。

    张俊平的办公楼和酒楼,就是这样的一种结构,从外面看是古建筑,内在的核心则是采用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并不是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就一定比古建筑结实耐用,而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更适合建设高层建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