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大丫的家 (第2/3页)
小河。在这个三叉路口是看不见水里的鱼虾的。大丫不知道这河水是从那里来的,也不知道河水流到哪里去。只知道河水经过自己的家门口流向西边,生生把村子里的地分成了南北两块。好多村子里的人种地都要通过河上面的小石桥。这也是村子里通向外边的唯一出路。 在这个三叉路口,沈荣‘改叫大丫了‘果断的向东转弯,经过了几户人家,又走上了东南方向的小斜路,又走了百来米,最后在一做小院子门前停下了。低矮的土墙阻挡了沈荣向院子里探究的目光。使目光停在了同样低矮破败的木门上。风吹日晒使木门早已变了形状,东扇门的上面足足比西扇门宽出了一指,偏偏最下面却又有个指头宽的缝隙。两扇门就那么虚掩着。 推开木门,抬脚进入了院子,入目的是北边一溜的屋子。正对着大门的是大丫的爷爷奶奶住的正屋,三间套间,里间是卧室,外间是正厅,家里来客人都是在外间说话聊天的。不过平常就被大丫一家人当成饭厅使用了。没分家以前,一家二三十口人就是在这里吃饭的。现在大丫一家也在这里吃饭。靠着正厅的东边的两间屋子是大丫父母的房间,没分家以前大丫一家人都住在这两间屋子里。大丫兄妹几个也都是在这里出生的。大丫的母亲也是在这两间屋子里咽气的。所以这两间屋子承载了大丫全家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靠着大丫父母屋子的东南方,也有两间大屋子,这里曾经住着三叔一家人。现在这里被当成了粮仓。紧挨着三叔屋子的是厨房。厨房就没有木头做的门了,是大丫的爷爷用蜀蜀杆子扎的篱笆门。厨房的再南边的空地上凌乱的放着一些柴火什么的。厨房和东院墙之间有两人宽的小路,是通往后院的。根据大丫的记忆,后院有一块很大的菜园。还有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