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节 (第1/5页)
第205章 指一条生路 常岁安认罪的供罪书,早在正午前便送到了宫中。 人已认罪,接下来便需交由三司稽定刑罚之事。 伤人性命者,按大盛律,当斩。 大盛有禁刑月,九月秋收前皆不允处死囚犯,然今日便是九月最后一日,如若当真按斩刑处置,那么刑期便在眼前。 故而,午后时分,宣政殿内,魏叔易为此事而谏言:“……如今常大将军在外讨逆,若就此处死其子,恐伤其忠志,于战局不利,故臣斗胆,望圣人三思而定!” 此前他们曾试着为常岁安作保,但如今人已“认罪”,脱罪几乎已经不可能了,便只能试着迂回求情,以尽力保全常岁安性命。 “陛下,魏侍郎所言在理啊。”素日里,褚太傅甚少附和魏叔易之言,此时却也一同进言:“常大将军劳苦功高,膝下唯此一子传续香火,如若失此子,便等同血脉断绝……如此岂不寒了众武将之心?” 什么传续香火之说,在他看来皆是糟粕而已,但此时情形特殊,就当以毒攻毒吧。 老太傅说着,语气愈发沉痛:“……更何况如今常家那小女郎也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如若当真出了什么差池,待来日一身战伤的常大将军还京,这满朝上下又有何颜面待之?” “请陛下三思!” 附和之人不在少数。 但反驳之音也比比皆是。 “照诸位这么说,难道长孙家的女郎便只能枉死,杀人者便无需担责了不成?” “其人已经招罪,若不能一视同仁依律严惩,何谈服众?律法威信何在!” 这些声音里并无长孙一族的官员,长孙垣以抱病之说而多日未曾早朝。 但无需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