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毫无头绪 (第2/4页)
、鹿、獐、雀、鹌鹑等飞禽走兽以及捕鱼捞虾——在rou食紧缺的当下,这些显然不是给农户吃的。 扫帚、皂荚、陶瓮、瓦器等杂物,也都是集市上最常见的货品。 除此之外,榆、白杨、楮、杨柳等木料,红蓝花之类的染料,以及榨油用的植物,还有铜器、铁器、陶器以及各类漆器,亦广泛在市上出售。 不算琳琅满目,却也称得上丰富。 而且这些多是自家田地种植或者家庭作坊所产,跟城邑里庄园主们借园圃谋财的目的有所不同。 村民生产这些非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为买而卖。卖了钱,就可以换取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如粮食、布帛等。 真正为卖而卖的只有专门从事小商品买卖的小商小贩,。 他们出售的商品种类比较单一,有卖针的,有卖席的,有贩粟的,也有贩履的。多是本小利微之物。 却也不是全无贵价物品,比如糖和各类纺织品、麻织品,以及毛织品。 一路看下来,姜佛桑发现,这个集市上的主体其实只有三种,农人、匠人,和小商贩。 农人与农人之间、农人与匠人之间,常是以物换物、互通有无。 这种方式既简便又快捷,只需将双方劳动所得互相转换进行余缺调剂,就能维持各自生活所需和再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工具。 小商贩呢,除了售卖日用之物与村民,偶尔也需采买些东边有西边无的东西,这样倒腾来去,赚些差价度日。 譬如他们眼下所贩货物,或许就是前几日赶到其他乡市收购后,再到今日的乡市上出售。亦或者在农村集市上购买产品,再转运到城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