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践行 (第2/4页)
伉为平西将军,率三万人马镇守敦煌,西通西域,东守长安,北拒匈奴。 在西域,刘据依旧保留了军屯的做法,将士们在休战的时候都需投入于农业生产中,种出来的粮食用来维持军队的开支。 与此同时,还有四十万流民在军队的护送下前往西域屯田,起初主要在以轮台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进行农耕,收上来的粮食原则上收归国库所有,碰上有战事的时候则优先充作军粮。 如此一来,在和平年代,西域屯田的人数规模就有五十万人,而西汉朝廷也增加了一项收入来源。 但这还不是刘据理想中的收入。 正如他此前对武帝所说,屯田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国内流民数量日益增多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对中原人口的分流,也是西域开发的基础,但并不是支柱。 相比之下,与西方诸国进行通商贸易,才是未来西域地区能发展起来的一大重要因素,也将是未来国库的主要收入。 在流民涌入长安之后,刘据曾带着赵破奴与桑弘羊行走在长安城的流民安置区,与他们一起探讨西域的未来。 大汉有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未来在西方的受欢迎度肯定是不用质疑的,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确定贸易路线,以及如何打通这条路。 刘据心中最理想的交易对象还是罗马。 可惜,从后世的角度再来看当时的西汉和罗马两个国家就会发现,它们并未在地理上产生正式的交集,而且在对外贸易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逆差。 当前的西汉向西域诸国输出最多的并不是丝绸这类商品,而是黄金。武帝用大把大把的金钱去购买西域当地的特产,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