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恩威并施 (第1/6页)
从开封府的考城到淮阴府的云梯关黄河入海口,延绵1500余里,崇祯设想中的30镇驻军平均每镇防御五十里。 但这只是个说法而已。 实际肯定不能搞平均分配。 整个防线肯定要有侧重点。 这个侧重点,就是泇河新渠到夏镇新渠之间的这150里区域。 建奴如果只是小规模南下,从考城到云梯关这1500余里自然是处处都是突破口,但是建奴小规模南下灭亡不了大明。 何况小股的建奴未必就过得了黄河。 因为崇祯已经诏令郑芝龙北上黄淮。 若不出意外,郑芝龙大概率还是不肯来的。 但是郑芝龙的四弟郑芝凤也就是郑鸿逵一定会来。 有郑鸿逵的水师坐镇徐州,就可以对上游以及下游黄河沿线的明军提供水上支援,小股建奴要想突破黄河防线就难了。 而如果是建奴的主力南下,就一定会沿运河进军。 道理很简单,沿着运河推进的后勤保障压力最小。 而且从其他方向南下一样要过黄河,最终一样会遭到明军水师全力阻截,那为什么不索性顺着运河南下,就在运河与明军决战? 建奴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选在运河沿线与明军进行决战。 所以西起夏镇新渠东至泇河新渠的150里是整条防线的重心,是为徐州防线。 崇祯正要陈述战略构想时,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走进大堂,附着王承恩耳畔低声耳语几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