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2/4页)
达。 后来吴哲茂先生的兄嫂双双因意外去世,他对吴启思这个侄子,也是真的看重。 起初,吴哲茂很有想培养侄子作接班人的意思,可是吴启思这个人真的不是做生意的料儿,只知道一心钻研学术。吴哲茂几次劝导不成,只好听之任之,任劳任怨地为吴启思的科研铺路。 原本朱和峰在的时候,吴哲茂为了指望这位学术成绩颇好的导师成为吴启思的学术资本,没少往朱和峰的项目里砸钱,可现在,朱和峰一死,这些钱算是打了水漂。 吴启思本人又是个不会钻营的,他其实急需一个新的学术资本,但是这个资本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立刻找得来的。考虑到吴启思正处在评副教授职称的重要关头,吴哲茂先生琢磨了琢磨,觉得“捐设备”是个好机会。 他借着捐赠设备这个由头,干脆以吴启思的名义,捐助成立了一个专项基金,专门为平城大学药学院提供实验设备和仪器。 资金方面的条件给的更是优厚——吴哲茂在六百万两台仪器的价格基础上,又自掏腰包添了四千万四百万资金,凑足五千万,专门用于支持药学院各项目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 这个资金额度,跟平城大学常年动辄上亿的各大项目研究经费相比,虽然勉强能算是一个大数目,但是又实在不算一个特别大的数目。 可是设立这个专项基金的用途,就可比其他项目的经费奢侈多了。 在吴哲茂先生这一通cao作之下,吴启思博士的副教授职称肯定是稳了。不仅如此,这个事项一敲定,整个药学院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