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5.第355章 攻打争江 (第5/8页)
天敦,在军委的多方协调之下,“海汉军工”后来倒是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考虑到黑土港军区地处安南,而负责军品制造销售的“海汉军工”在当地并没有专门的营销机构,白克思提议由黑土港军区负责,负担起一部分的军品销售任务,而其中的一部分利润就作为黑土港军区的军费补贴。而第一批试验品,便是受到众多外来军官生关注的新式炮弹。 与过去各种出口的武器弹药一样,“海汉军工”也为这种市场前景看好的高级炮弹设计了专门的外销型号,其威力和射程比起民团在李家庄所使用的炮弹略弱一些。首批出产的外销型号已经发往了福建,供许心素的部队使用。而运到永安港的则是这次从大本营出征会安的部队用船捎带过来的,数量并不多,也仅仅只有不到五百发而已。 由于是扮演了分销商的角色,“海汉军工”给黑土港军区供货的价格自然远远低于对外的销售价格。每卖出一发炮弹,黑土港军区就有十元的利润,而这基本上就是一名民兵一个月的军费开支了。在这样的刺激之下,钱天敦自然而然地当起了业余军火商,不遗余力地向郑廷推销新式弹药。钱天敦的账算得直观又简单——每卖出去一百发炮弹,基本就够一个连的民兵一个月的开支,卖得越多,黑土港军区的军费压力就越小。 钱天敦这边是为了减小自身的军费压力不遗余力地进行推销,而郑廷却不得不面对己方的军费预算赤字。目前北越在争江一线驻扎了近两万的军队,而升龙府拨给前线的军费,每个月也才两万两,这还包括了发给士兵的军饷在内。如果不是有大量的廉价农兵充实阵营,这么点钱根本就不够军费的开支。而想要在这种捉襟见肘的经费当中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