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内务 (第2/4页)
上,兵部何曾有打点开的时候?京营兵每日**粮,个个保证三两rou、二个蛋,三万六千人费银的比原来十五万人都多!——若皇上体恤,给臣拨点。”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戚继光听了,面露微笑。朱翊钧哈哈大笑,转移话题道:“虽说多费些钱——给你十五万平常之兵,可以当这三万乎?” 谭纶二十四周岁就考中进士,三十一就任台州知府之初,即与倭寇开片。历事三朝一直打仗,最后终于打成了兵部尚书,前后练兵、领兵、作战已经二十多年。 他本身也喜欢军事,作为武学副山长,经常在休沐之时来看新军训练,听朱翊钧问起,他苦笑回道:“臣任蓟辽总督时带着的兵,未必是现在这新军之敌。好兵好将,就是太费了些。” 说话间,路过第二个方阵,却是陆续到达的学员组成的方阵。这里有各地卫所、也有边军选送的苗子和骨干。此际都和普通的京营兵一样,站的笔直。 由于定国公招生的时候说了,进了武学只要能毕业,坐地升一级——这满天下的武官争这名额能打出来脑浆子。徐文壁老哥间隔不到两个月,已经献给两宫太后三十三斤重的纯金佛和毫无瑕疵的白玉观音各两座。 后来被朱翊钧叫进宫训斥了一番,又让张宏盯着他,定国公才收敛了。按照《南苑武学招生条例》,从叙功、文化程度、武艺等几个方面赋分考核,才招了些好苗子。但朱翊钧心里也知道,到了后世这人情保送之类也难以杜绝,别说现在。 众人看这方阵时,就觉出于京营之间的差距了。高矮由大到小排列倒也罢了,这前排有好几个挺着肚子是什么鬼?戚继光就不能把他们放在不辣眼睛的位置上吗? 转念一想,必然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