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海运 (第2/4页)
出《六子集》的时候,社里的老诗人谢榛不干了。他成名很早,在当时诗坛已经属于顶尖的人物,没有炒作需求,就不愿意和他们诗词唱和互相吹捧,最后也被王世贞和李攀龙联合排挤脱离诗社。 因此,所谓的《六子集》其实应该是《五子集》。大明文坛给王世贞洗地的,碰到《六子集》基本要绕着走。 谢榛脱社后,王世贞又引入了吴国伦,仍为六子。但令人无语的是,这六人对外宣传时仍把已经脱社的谢榛带上,号为“后七子”,这招后世演艺圈都用烂了,但在当时的大明,这招还是很新鲜的。 他们提出的复古口号,虽然震动文坛,但在冯保这样的大家看来——和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嘉靖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这后七子如何评价前七子呢?“模拟痕迹太露”!王世贞批评前七子的文章诗词复汉法唐痕迹太著,而他们所作的诗文,模拟痕迹比前七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的斗争在李攀龙和王世贞中间展开,李攀龙是苦出身,根本干不过王世贞这个官二代。首先王世贞特别会做人,每次聚会都是他出钱。 其次王世贞为人洒脱,对脾气各异的兄弟都能包容,而且很讲义气,从他对杨继盛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最后,领导权和平过渡,王世贞最后终于取得了复古诗社的主导权,并以此为核心,将国朝的文学诗歌、艺术赏析、史学等文艺方向打上了个人印记,最终被公推为天下文坛盟主。 因此,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冯保,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