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蓄发 (第3/4页)
又听到皇帝道:“汝接着说。” 戚继光点头应是,接着奏道:“皇上,臣戎马经年,先抗倭,后又拒虏。不管倭还是虏,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 翰林官罗万化出列捧哏道:“靖海伯,这倭、虏畏威而不怀德,世人尽知。然倭寇和边虏屡寇中国,非独禽兽之心使然,也为糊口而已。若朝廷许以互市、开海,其患必然缓解。——君不见今日之俺达,乃朝廷之顺义王也!” 戚继光听了,微笑反问道:“罗修撰,戚某带兵斩首真假倭首级累积数万时,朝廷虽未开海,但其时有倭寇乎?” 罗万化听了,默然归坐。众臣这才想起,这戚继光和戚家军威震天下的时候,李成梁还没承袭世职呢。怪不得杀气重,这斩首数万的大功,封个伯应该! 戚继光接着道:“皇上,隆庆四年,朝廷许俺达封贡。虽朝廷许的是漠南蒙古,但行商求利之人,早已遍布大漠草原。若按罗修撰所说,虏部不应再寇中国。然而仅去年,蓟镇就被董忽力犯边三次,最多那次董忽力和侄子共带兵三万。——不过是强盗之心未歇而已!” “以臣的见识,这虏部今年建州强,明年可能就是哈达强,若出现一个类似王杲那样的雄主,一旦统合诸部,则又成边镇大患。” “朝廷这边呢,也不能怕麻烦——若想一劳永逸,只有把其人心杀平,再许以赏赐、互市之利,等时机成熟,即行改土归流。” 众臣听戚继光的一番言论,虽然嗓子痒痒的要和他辩驳,但见皇帝在御座上露出赞赏的表情,心说这奏本还是等朝廷做不出来辽东鱼鳞、黄册等编户齐民档案的时候,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