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宣传 (第2/6页)
一名的奖励。 而在万历三年年底,仅有六个县令,一个知府获得了朝廷荫官一名的奖励。 获奖官员可选后代一名,直接走武官锦衣千户虚授或百户实授;也可走文官途径进国子监读书后直接选八品以下实授官职;特别优异的一个典型,被皇帝直授同进士出身,儿子还没加冠,七品官直接到手。 这下子刺激的有点厉害,让已经被拧紧发条的各级官员,在本年度出现了好几例过劳死。因为黄淮大兴工役,万历四年直接牺牲在工地的下层官员也达到了十一员名。 此际明代并无过劳死的概念,天下官员都以为这几位牺牲的官员是倒霉催的,得急病死了。 朱翊钧对此却心中有数,在进行了详细调查后,安排人把他们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在两京报纸上发表。号召天下文武向他们学习的同时,又安排侍从室宣传处组织了“万历三年忠臣先进事迹宣讲团”,在天下各府巡回演讲。 令朱翊钧想不到的是,这后世已经老掉牙的手段,自己每次听都打瞌睡的宣讲——在皇权社会的大明朝效果好出了天际。 宣讲团成员是由过劳死官员的家属和手下组成,演讲稿都是朱翊钧手把手教侍从室的大笔杆子写就。何处平铺、何处高潮、何处催泪都安排的停当。 结果在京师的第一次演讲,就把京官和顺天府官员听成了泪人。一场场催人泪下的演讲,一幕幕感人肺腑的事迹,这些官员对皇帝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和对事业的眷恋,给整个京师官场来了个灵魂洗礼。 随后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